1973年11月,徐立清从原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职位调任至济南军区,担任政治委员。这一任命实际上是由杨得志“抢”来的,因为许多大军区都对徐立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新疆军区的赛福鼎也曾表达出希望他前往的意愿,然而在关键时刻被告知已为他人所用。
自1950年起,徐立清被调至总干部部门担任副部长,开始负责全军干部的任免工作。在选拔干部方面,他受到广泛认可,始终坚持“五湖四海”的原则。在他主导的工作中,充分贯彻了“消灭山头,照顾山头”的指导方针,坚持用人唯贤的标准,许多大型单位的领导如许世友和王震均对他的精准识人能力给予了高度赞扬。
不过,自1955年起,徐立清因健康问题住院,整整休息了五年。1960年,他被重新安排至总政治部,继续担任副主任,负责干部事务。1968年,他再度工作中断,直到1973年才恢复工作。此时,对他的重新安排变得尤为重要,因为济南军区急需政工干部。上级因而联系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商讨政委人选,当得知徐立清在名单之中时,杨得志立刻建议让他担任政委。
展开剩余60%不久之后,新疆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 新疆军区政治委员赛福鼎得知徐立清复职的消息,立刻希望他能前往新疆工作。然而,当赛福鼎到总政部询问时,却得知李德生主任已告知他,徐立清已被杨得志带走。
提到赛福鼎和徐立清之间的关系,两人可以说是非常亲密的老友,曾在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上下级关系。1949年,王震与徐立清领导第一兵团挺进新疆,他们与包尔汉、赛福鼎、陶峙岳等人一起宣告起义。新中国成立时,赛福鼎作为代表团团长前往北京,参加开国大典,并在此期间渴望加入共产党,他向毛主席提出申请而获得批准。
不久,新疆分局成立,王震担任书记,而徐立清则成为副书记,亲自负责为赛福鼎办理入党手续,并担任他的入党介绍人。考虑到赛福鼎受党的教育相对较少,徐立清在对他的指导和培养上给予了特别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赛福鼎充分感受到了徐立清的业务能力。他在回忆中曾写道,徐立清是自己最为敬佩的老首长,给予了自己极大的帮助和教导,不断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而自己也以他为榜样,全力以赴地发挥作为党员的职责。
1955年,徐立清因其杰出事迹赢得了公众赞誉,赛福鼎对此表达了高度的赞扬,并表示力求向他学习。对赛福鼎而言,能说服徐立清前来新疆军区工作,对于部队的团结和发展、提升整体水平都将极为有利,只可惜他还是为时已晚。
徐立清在济南军区任职的时间并不长,他于11月调任,到了12月底,八大军区的司令员进行了调动,杨得志也被调任至武汉军区。此后,徐立清在济南军区任职过短暂的时光后,又被调回总政部,担任副主任职务。
发布于:天津市